关于开展2025年寒假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工作的通知

发布者:杨乾坤发布时间:2025-01-10浏览次数:15

各学院、各相关单位: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将习近平总书记五四青年节对全国广大青年寄语精神、《论党的青年工作》《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第一、二卷)作为实践育人的重要指引和生动教材,进一步动员引领青年学生在投身基层建设、服务家乡发展中坚定信念、增长本领、作出贡献根据上级工作部署和我校实际,经研究决定开展合肥工业大学2025年寒假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实践主题

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

二、参与对象

我校全日制在籍本科生、研究生

三、实践形式

以自愿为主,鼓励学生通过组队和个人形式开展实践,原则上在家乡所在地、假期常住地就近就便开展

四、实践内容

坚持“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的宗旨,把《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作为社会实践行动指南激发青年大学生投身基层、服务家乡的深厚情怀推动社会实践深度融入“大思政课”本次寒假“返家乡”社会实践共设置专项:

(一)我眼中的新时代伟大成就专项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这些成就和变革行走的思政课堂最生动、最鲜活、最有说服力的教材。本专项鼓励同学们利用寒假返家乡实践,感知家乡变化下的新时代伟大成就,深度挖掘新时代伟大成就在家乡发展中的具体体现,深刻把握新时代伟大成就在家乡发展中的重要启示

1.“思想理论成就”专题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我们党和国家在新时代取得的最重大的理论成果,必须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大意义、丰富内涵、精神实质和实践要求本专题鼓励同学们深入家乡,以理论宣讲、走访民众、实地考察等方式讲好中国道理、中国经验、中国故事,增强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

2.“实践发展成就”专题

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历经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特别是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本专题鼓励同学们深入开发园区、农业科技园区、特色产业基地等,了解家乡产业布局和发展规划,通过实地调研,了解国情民情,探究家乡在建设发展、治理水平、全面振兴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深刻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

3.“精神文化成就”专题

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中国人民前赴后继、接续奋斗,铸就了不朽的精神丰碑、构筑起坚实的精神大厦。本专题鼓励同学们密切联系群众,宣传家乡文化,讲好家乡生动故事,探索家乡在增强文化自信、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方面的突出成就和以新质生产力赋能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等方面的突出表现。

(二)凝心聚力迎八十周年校庆专项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是合肥工业大学建校八十周年,是团结全校师生、各界人士尤其是全国各地校友向心力,汇聚强大磅礴力量,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奋力建设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大学重要一年。本专项鼓励同学们返回家乡宣传母校,讲述学校在科研、教学及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成就与特色。积极寻访校友企业、联系家乡校友,通过访谈、调研等方式倾听校友声音、了解校友事迹、感受校友情怀挖掘“工业报国”典型事迹,讲好工大故事。

1.我的母校我代言专题

专题鼓励同学们返回家乡中学,积极担任学校“宣传大使”,通过座谈会、宣讲会以及咨询会等方式,宣传合肥工业大学,发挥朋辈传递作用,帮助家乡中学生深入了解我校办学特色人才培养成效,积极发挥朋辈作用,分享工大学习生活经验,助力莘莘学子提前了解大学,感受大学精神,搭建起家乡中学与工大有效沟通的桥梁。

2.“八秩芳华话未来专题

专题鼓励同学们积极寻访老教师、知名专家学者、优秀校友,记录个人成长与工大发展的点滴故事、感人瞬间,从真实的故事中激发催人奋进的正能量。通过面对面实地访谈、电话访谈等方式,记录校友的故事,深挖学校的文化底蕴,形成优秀微文学作品、访谈调研报告等,展示学校的优秀人才培养成果,提升学校的社会影响力与美誉度。

(三)“传承红色基因红色专项

鼓励同学们结合第十九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红色专项活动准备优秀实践作品。可以围绕重走红色足迹、追溯红色记忆、访谈红色人物、挖掘红色故事、体悟红色文化,感受党的红色精神伟力;着重用好新时代伟大成就、伟大变革的鲜活思想引领教材,通过返回家乡看变化、重走故地看新颜、深入乡村看振兴、走进一线看发展,从而深刻理解“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以实际行动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鼓励学生观察奋进新时代的“中国缩影”,特别是“美好安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为区域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四)“服务家乡岗位实习”专项

坚持理论学习与实践教育相结合,鼓励同学们结合团中央“返家乡”社会实践专项,返回家乡开展政务实践、企业实践、兼职锻炼。在村、社区活动中心和青年之家等场所,开展科学普及、扶弱助残、课业辅导、自护教育等服务工作。运用网络新媒体,推广家乡物产。立足所学专业,为乡村规划、文化传承等家乡事业发展出谋划策

团中央“返家乡”参与方式:“创青春”微信公众号的“社会实践”栏目入口登录“官方网站”—“社会实践活动报名入口”—“返家乡项目”,按分类、区域搜索岗位信息,确认选择合适的岗位后,填报并提交报名信息,等待审核和系统提示信息,按信息指示开展后续操作。通过双向选择方式录取(具体操作见附件5

、工作要求

1.周密部署,提升育人实效。各相关单位要把学生社会实践作为坚持立德树人、落实五育并举的重要举措和学校推进“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的重要载体,切实在学生中做好宣传动员。可以根据工作需要,拓展服务内容,创新实践形式,有效引导青年学生深入基层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

2.跟进动态,守住安全底线。“返家乡”实践涉及人员多、地域广、活动性强,各学院要切实担负起主体责任,加强过程管理和指导,选派教师因地制宜、适时开展“云指导”,督促学生及时在“第二课堂成绩单”系统中进行实践打卡(具体操作见附件4守好意识形态和安全底线。要密切关注师生身体健康变化、极端天气变化和实践地的自然、地质条件,做好突发事件的应对预案与处置。

3.全面总结,深化实践成果。实践个人或团队要注重凝练成果,按照专项类别做好实践总结,严格参照附件1中实践成果遴选和提交要求,向所在学院提交至少1项实践成果。各学院对实践成果进行评审验收,验收合格的视为达到院级立项标准。在此基础上,各单位要及时对“返家乡”社会实践工作进行全面总结,并择优推荐参加校级评选。

六、时间安排

1.20251月10日1月17日,实践申报阶段。各单位广泛宣传,动员广大师生积极参与,计划参与“返家乡”实践的个人或团队应向所在学院进行申报。各学院做好实践个人或团队的安全教育,同时做好实践活动的审核指导和备案登记。

2.20251月182月23日,实践开展阶段。

实践个人及团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各单位应安排专人负责,及时掌握师生“返家乡”实践开展情况。

3.20252月243月10日,实践总结阶段。

各学院要及时做好“返家乡”社会实践成果的总结工作,指导实践个人或团队提交优秀实践成果等,并认真做好相关的初评推荐、优化申报工作。获得校级、院级社会实践荣誉奖项(或立项)的对照社会实践模块细则录入“第二课堂成绩单”信息管理系统。

 

3月11日前,各学院全面梳理总结2025年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总体情况,填写《2025年社会实践活动情况统计表》(附件3),并整理各单位“返家乡”实践活动精彩照片(不少于10张,照片有场景感、感染力,要求JPEG格式,1920* 1080像素,并按照图片内容进行图片命名)。相关材料(电子版)发至指定邮箱。

3月13日前,以学院为单位,报送“返家乡”社会实践优秀成果申报材料(包括申报表(附件1)、作品材料、申报汇总表(附件2))电子版和纸质版各一份。

电子版材料请打包并以“学院名称+“返家乡”社会实践校级评选”为文件名和邮件标题,发送至指定邮箱,各类申报材料请按文件夹分类存放,各类文件夹按照“学院名称+申报类别”的格式命名(例如:XX 学院优秀调研报告)。

学校将组织评审,公布相关优秀实践成果评选结果,并进行表彰。

联系人:陈老师

电话:0551-62903693

邮箱:910920224@qq.com

地址:屯溪路校区学工南楼202


共青团合肥工业大学委员会

20251月10

附件1:合肥工业大学2025年寒假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优秀成果遴选条件及申报表.docx

附件2:合肥工业大学2025年寒假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优秀成果申报汇总表.xlsx

附件3:合肥工业大学2025年寒假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统计表-xx学院.xls

附件4:第二课堂成绩单实践打卡用户操作说明.docx

附件5:团中央“返家乡”信息系统使用说明.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