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学院、各相关单位: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引导广大青年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持续巩固、深化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以奋进姿态迎接党的二十大召开和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根据团中央、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工作实际,决定在2022年寒假期间开展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现将有关工作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主题
奋斗正当时 一起向未来
二、参与对象
我校全日制在籍本科生、研究生
三、总体安排
1.突出主题。聚焦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学习宣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为指引,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在亲身参与中认识国情、了解社会、感受家乡,在学思践悟中不断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努力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确保安全。以保证学生健康安全为首要前提,严格遵守当地疫情防控要求,地处中、高风险地区学生不得组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地处低风险地区学生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适度开展活动。实践活动根据地方疫情防控动态调整,如遇突发情况应立即暂停活动,妥善做好有关安排,杜绝麻痹思想、侥幸心理。
3.就近就便。本次“返家乡”实践以自愿参加为主,以个人实践为主,实践过程中须坚持“就近就便”原则,所有活动须在家庭所在地开展,且尽量缩小活动半径,不得跨地区进行,鼓励“云组队”的方式,严禁组织大规模、大范围人员聚集活动。
4.创新形式。鼓励以短视频、微小说、故事集、图册、调研报告等多样化形式展现实践成果。实践结束后,学生向学校提交实践成果,学校开展优秀实践调研报告、优秀实践故事、优秀实践视频(图册)、优秀实践微文学作品、优秀实践标兵等评选活动。获得校级奖项荣誉的按照社会实践表彰录入“第二课堂成绩单”信息管理系统。
四、主要内容
紧紧围绕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结合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北京冬奥会各项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科学化常态化引导青年学生返乡参加社会实践,在“行走的课堂”中深入基层、服务社会,了解国情、奉献家乡,进一步彰显第二课堂育人成效。
1.开展“四史”学习教育实践活动。鼓励学生依托家乡红色资源,线上线下开展重温红色足迹、追溯红色记忆、访谈红色人物、挖掘红色故事、体悟红色文化等多种形式活动,引导青年学生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更好地传承红色基因、担当时代责任,展示强国一代新青年的良好面貌。
2.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实践活动。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围绕《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开展学习实践、理论宣讲、文化产品开发等,引导广大青年学生继承党的精神谱系,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更加紧密地团结凝聚在党的周围,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
3.开展共同迎冬奥实践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宣传冬奥文化,就近就便宣传冬奥文化及奥运精神、带动身边群众投入体育健身活动、组织观看冬奥比赛、调研中国冰雪运动发展历程等,深入贯彻落实体育强国和健康中国国家战略,进一步了解中国奥运发展历史、讲好中国冬奥故事、弘扬奥运精神。
4.开展助力疫情防控实践活动。鼓励学生以专业技能为依托,在科学精准有效的防控措施保障下,参与社区疫情排查、科普宣传、医护子女辅导、便民利民服务、关爱留守儿童、心理帮扶等服务类活动,深度挖掘、积极宣传在疫情防控中的典型人物事迹,助力当地相关部门开展防疫工作,为常态化做好疫情防控工作贡献青春力量。
5.投身乡村振兴实践活动。鼓励学生积极投身乡村振兴,就近就便开展基层调研、基础教育、医疗卫生、服务三农、青年工作、基层社会治理等领域的实践活动,帮助发展乡村产业,改善基础设施、基础教育,美化乡村环境,促进公共服务,提升乡风文明,促进基层团的工作,助力乡村振兴。
6.参加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鼓励学生开展宣传宣讲党的政策、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文明生活风尚等志愿服务活动。着眼丰富活跃文化生活、持续深化移风易俗,积极参与保护野生动物,参与爱国卫生运动,宣传科学健康文明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引导基层群众革除陋习不吃野味,提高公众生态环保意识,让新时代文明新风深入人心。
7.参加基层岗位兼职锻炼。鼓励学生以乡情为纽带,积极参与“返家乡”岗位锻炼活动,在“创青春”微信公众号的“服务平台”-“返家乡”栏目入口登录“返家乡社会实践岗位对接系统”,确认选择合适的实践岗位,按照当地团委和用人单位要求,及时了解岗位、适应岗位,在岗位中服务广大群众,积累社会经验,与基层群众建立深厚感情,彰显新时代青年大学生的精神风貌和责任担当。
8.开展国情观察实践活动。鼓励学生以疫情防控重大战略成果、脱贫攻坚历史性成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成就等为现实教材,通过实地参观、国情调研等,深入挖掘其中涌现出的典型人物、事迹开展文学创作,以小视角讲大道理,引导青年学生领悟党的领导、领袖领航、制度优势、人民力量的关键作用,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
9.“我的母校我代言”爱校荣校专项实践活动。鼓励学生以“我的母校我代言”为主题,感恩工大培养,通过座谈会、宣讲会以及咨询会等方式,宣传合肥工业大学,发挥朋辈传递作用,帮助高中学子提前了解大学生活,感受大学氛围,搭建起高中母校与工大有效沟通的桥梁。
10.“工大青年先锋行”专项支教活动。鼓励学生继续做好大学生乡村支教社会实践,为留守中小学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素质拓展教育、科普知识教育、心理卫生教育等支教活动,点亮农村留守儿童寒假生活,将优质教育资源送进基层。
11.创新创业专项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将“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和“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将创新创业同专业相融合、同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踊跃参与知识、技术、管理创新,提升团队和个人的创新创业实践能力。
五、有关要求
1.周密部署,突出育人实效。各单位要把学生社会实践作为坚持立德树人、落实五育并举的重要举措和学校推进“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的重要载体,切实在学生中做好宣传动员工作,努力做到人人皆知。要根据疫情防控要求和基层实际需要,拓展服务内容,创新实践形式,有效引导青年学生深入基层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
2.严格管理,守住安全底线。各单位要切实担负起主体责任,始终把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要加强过程管理和指导,严格执行当地疫情防控要求,选派教师通过“云指导”实践,守好意识形态和安全稳定底线。要密切关注疫情形势变化、极端天气变化和服务地区的自然、地质条件,做好突发事件的应对预案与处置。
3.及时总结,巩固实践成果。各单位要做好“返家乡”社会实践成果的总结工作,指导实践学生向所在学院提交实践成果,并认真做好优秀作品、优秀实践标兵的初评推荐工作。3月11日前,以学院为单位,纸质版材料(包括申报表(附件1)、作品材料、申报汇总表(附件2))及《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情况统计表》(附件3)报送校团委(屯溪路校区学工南楼202室),电子版材料发送至910920224@qq.com,请注明“某某学院2022年返家乡社会实践申报材料”。学校将组织评审,公布相关优秀实践成果评选结果、优秀实践标兵评选结果,并进行表彰。
联系人:陈老师
电话:0551-62903693
邮箱:tuanwei@hfut.edu.cn
地址:屯溪路校区学工南楼202
合肥工业大学
2022年1月21日
附件1:合肥工业大学2022年寒假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优秀成果、优秀实践标兵遴选条件及申报表.docx
附件2:合肥工业大学2022年寒假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优秀成果、优秀实践标兵申报汇总表.xlsx
附件3:合肥工业大学2022年寒假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统计表.xls